高俅,一个令人怒的奸臣,他的一生真的就那么顺风顺水吗?“命运还能眷顾多久?”这是每个人都会问自己的问题。当高俅手握大权,要什么有什么的时候,他是否也会自问一句:我这顺风顺水的命运,还能眷顾我多久?
高俅,一个令人发指的奸臣,但他的仕途确实十分顺利,甚至有点开外挂的嫌疑。他是怎么从一个抄书童飞黄腾达到掌控禁军的呢?
抄书起家,机会来了就要抓住
公元1082年,高俅在河南开封刚刚出生不久,父母因为生活所迫便将他卖到了当地一户人家。在这户人家,高俅过上了苦役般的生活。他被迫负责各种杂务,比如扫地、端茶倒水等。虽然生活艰辛,但是高俅表现出的聪慧与伶俐还是让主人看在眼里。主人很快发现这孩子的不同寻常,于是开始教他识字,让他抄写一些典籍以增长见识。
在这种环境下,高俅学识渐长,很快便能流利读写,而且在思维和言语上也展现出了超常的才能。这引起了当时已小有名气的文人学者苏轼的注意,苏轼决定收高俅为抄书童,助他打理一些文书和日常杂事。
在苏轼门下,高俅比旁人更勤奋好学。他不但抄写极为认真细致,还勤于思考,不仅能准确抄写苏轼的文章,甚至能对苏轼的某些文字提出自己的见解。这让苏轼对高俅刮目相看,称赞他“聪颖异常”。
就这样,14岁的高俅在苏门十分出色,前途可期。谁也没想到,一个小小的机会,竟然改变了高俅的人生轨迹。这一年,苏轼因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落败,被贬为华州团练副使。高俅本可以跟随苏轼离开,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没有这么做——
当时王诜准备前往华州探望苏轼,高俅得知后便殷勤地向王诜献计献策,讨好于他。王诜大为赞赏高俅的才干和机智。更关键的是,王诜恰好是宋徽宗赵佶的好友,而赵佶也是宋神宗的同母弟。高俅敏锐地意识到,赵佶很可能会在将来登上皇位。
于是,高俅毅然决定放弃跟随苏轼,转而跟随王诜。王诜见高俅年少有为、聪慧过人,便收他为幕僚,教他诗书,并让他出入自己的府第。
如高俅所料,赵佶在宋神宗驾崩后顺利登上皇位,是为宋徽宗。而王诜也因此官运亨通,在朝中地位显赫。高俅紧跟王诜,也渐露头角,为日后飞黄腾达埋下了伏笔。那一刻,高俅意识到,机会总会偏爱有准备的人。他果断抓住这个机会,这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。
极为巧合的一球,竟成就一时的辉煌
1107年,高俅25岁,正值壮年。这一年,王诜有事需要进宫面圣,他特意让高俅跟在身后,想给宋徽宗一个惊喜。宋徽宗与王诜久别重逢,兴致甚高,二人唇枪舌战,说笑不停。宋徽宗还命人取来踢球的工具,想和王诜同乐。
没想到,宋徽宗一脚踢出的球飞得老高老远,堪堪卡在墙头上,怎么也踢不下来。宋徽宗失望之余,王诜灵机一动,推荐身后的高俅正是蹴鞠高手。宋徽宗闻言大喜,立刻让高俅上场。
果然,高俅运球如飞,轻轻松松将球踢下,姿态潇洒。宋徽宗两眼放光,忍不住连声赞叹。自此高俅便得到宋徽宗的青睐,成为宫中的常客。他得宠的机会来了!
有人说这完全是机缘巧合,但又有人说这可能是高俅早有准备。因为高俅深知宋徽宗嗜好蹴鞠,所以事先练就了一身好功夫,准备在适当时候表现给皇帝看——这就是所谓“机会总会青睐有准备的人”。
无论真假,这场“恰到好处”的表演确实让高俅在皇帝心中留下了极佳的印象。此后,他便开始真正地在朝堂上崭露头角。一路高歌猛进,兵不血刃显威力 从一个小小的抄书童到皇帝心腹,高俅的仕途可谓一路高歌猛进、所向披靡。
1108年,宋徽宗命26岁的高俅率兵出征西夏,以考察他的军事才能。出人意料的是,高俅竟然以少胜多,大败西夏军,立下头功。宋徽宗为之倾倒。
事实上,此战的胜利与高俅的指挥能力关系不大。当时西夏正值国内政局动荡,军心涣散,根本无力与宋军抗衡。但宋徽宗并不在意这些细节,只当高俅军神重生,对他赞不绝口。为了进一步试探高俅的才能,宋徽宗又命他率领禁军,与户部侍郎种信清剿海盗。这也成了高俅又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。
种信清本就是文士出身,对战局一窍不通。而高俅则严明军纪,训练士兵。最终宋军以少胜多,将群龙无首的海盗一举歼灭。种信清无功而返,高俅却再立一等武功。两次轻松获胜让高俅声名鹊起,宋徽宗对他赞赏有加。仅仅两年时间,一个小小的蹴鞠高手就掌握了重兵,真可谓是开外挂般的仕途!
当然,也有人说宋徽宗此举用心险恶——故意让高俅连战连捷,好让他快速积累军功从而掌控禁军,进而收买人心,为日后加强皇权打下基础。但无论真假,高俅确实凭借两次战功,在29岁时被宋徽宗提拔为太尉,直接管理禁军。至此,他权倾朝野,金榜题名!
奸佞当道,腐败政客现真面目
掌管禁军后,高俅真正显露出奸佞本色。他肆意拉拢媚上,奴役下属,为非作歹,尔后宋代政治腐败的祸根就此埋下。
为博得宋徽宗欢心,高俅常常以禁军之名打擂舞,行军误事,大搞所谓“军容考课”,以考察士兵驰射步射能力。殊不知这种操练纯属表面文章,士兵们因此驰射步射过度,体力不支,反而削弱了禁军的实战能力。
但宋徽宗却对“考课”结果大喜过望,称赞高俅有方。高俅借机大肆进献朝廷军费,实则私吞枉法。
为获得更高荣誉,高俅还让亲信在考课成绩上作假,以虚报军功。有一次,高俅让心腹在擂台周围布下软绳,使士兵的表演看似神勇,实则蛇行猿跳。宋徽宗称赞不已,高俅的奸计得逞。
除却表面文章,高俅还大搞升迁任人唯亲、专权独断。他罔顾军纪,任由亲信穷凶极恶,多有强掠民女的事。百姓苦不堪言,也无人敢控告,禁军成了高俅家天下。
如果说之前的“战功”还有运气成分,那么此时此刻,高俅的奸佞本性就真正显露无疑。可以断言,没有了宋徽宗的眷顾与放纵,没有这个浑浑噩噩的皇帝,高俅必定难以飞黄腾达,也不会肆无忌惮到如此地步!正如那句话:政治腐败的根源,往往在于昏庸的皇帝与奸佞的大臣相互勾结。
然而,就在高俅如日中天、风头焕发之时,命运的吹哨人已经在不远处等待了。宋徽宗的弱智与昏庸终究会为高俅招来灭顶之灾,让他一蹶不振!种种迹象预示:高俅的好日子要过头了!
盛极必衰,高俅走上人生下坡路
公元1125年,金国大举南侵,直指东京开封府。此时的高俅已43岁,正值当令,权倾一时。他手握重兵,本应率军抵御金兵,保卫河山社稷。
然而,高俅深谙权术,目光如炬。他意识到金国兵强马壮,宋军难以抵御,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于是在御敌的关头,高俅突然翻脸,推说有疾,竟然隐匿不出。重大关头临阵脱逃,可见高俅是极其自私冷漠之人,毫无忠义可言!
最终,宋徽宗被金兵所俘,高俅也在一夕之间失去靠山。权倾朝野的太尉大人就此一落千丈,走上了人生下坡路。在金国扶植的假宋朝政权中,高俅还得以幸存。但很快,义军康京收复东京,高俅被革职遣返。整个政局面目全非,高俅从此一蹶不振,再无翻身机会。
他自幼出身贫寒,依靠权术飞黄腾达,在位18年,权倾朝野。没想到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,他就失去了一切。人生的变幻无常,实在令人骇然。也许每当高俅想要竭力维持自己的地位和荣耀时,脑海里就会响起那句话:“命运还能眷顾我多久?”
最终,高俅在开封府病死。比起被俘的宋徽宗等人,他的结局还算是温和的。一个曾经令人瞩目和仰慕的奸臣就此毁于一旦,人们却没有太多的惋惜之情,只剩下长长的叹息声。
命运给予的恩惠,也终会在某一刻收回。当高俅堕入尘埃,也许会后悔自己曾经享受着太多来之不易而又转瞬即逝的荣华富贵。但此时一切都已经太迟,他注定成为一个发人深省的教训。
结语
人们常说,一个王朝的覆灭往往从大臣的腐化开始。高俅就是北宋朝堕落的一个缩影。
一个文武双全、聪颖过人的年轻人,本可以通过自己的实力,成就一番事业。但是他的野心与奸佞让他走上了歪路,也为北宋的覆灭埋下了伏笔。
历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它蕴含着大量无法预测的偶然性。高俅的一生如此,北宋的覆灭也如此。开一个玩笑将他引上仕途,两个机缘巧合让他飞黄腾达;一个耽于逸乐的昏君与一个飞来横祸让一切化为乌有。人生,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的反转。
声明: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:123456@qq.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!
原文地址:水浒传中十恶不赦的高俅,在历史上结局如何,是否得到严惩?发布于2024-05-11 22:12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