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127年,东汉朝堂上,出现了一个极具争议的案子。
简单来说,当时的西域长史班勇,和敦煌太守张朗,分别带兵进攻西域的焉耆。结果,因为种种原因,张郎提前抵达了焉耆,并且顺利迫使焉耆投降。但是班勇却因为行军速度比较慢,没能及时赶到,所以要被问责。
在汉朝的法律体系当中,对于这种事情,其实是有明文规定的。同样的案例,之前也发生过很多次,有先例可依。所以原本正常情况下,这个案子根本就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,直接按正常的法律流程走就可以了。
但问题是,当这个案子的主犯,是那个名叫‘班勇’的人之后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
要知道,班勇他爹,名叫班超。之前东汉能控制西域,很大一部分功劳,都能算在他爹的头上。就算在史书上,他爹也是有‘再通西域’的美名。
而班超去世之后,东汉因为种种原因,曾经不得不放弃西域十多年的时间。最后,还是因为班勇的努力,才重新再次掌控西域。
而之前征讨焉耆这一战,恰好是班勇攻略西域的最后一战。只要打完了这一战,就能再次控制整个西域,班勇也可以达到他爹那样的高度。但结果,就是因为这一战,班勇延误了抵达的时间,在军法上犯了错。
所以接下来,围绕着到底该如何处罚班勇,东汉高层就形成了两种意见。
一派人认为,班勇有大功于国家!虽然没能按时带军队抵达,但毕竟没有造成太大损失,所以根本就不应该追究问责。非但不应该问责,还应该进行封赏,表彰他在西域的贡献!
另一派人却认为,军法必须要严格执行。就算班勇对国家有大功,依然功不抵过,不能一概而论。所以,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律,处罚班勇!
围绕着这两派的意见,双方开始进行激烈讨论。而最后,东汉高层得出的结论,却让很多人大失所望。
班勇,直接夺职回京,然后下狱问责。虽然不久之后,因为有太多人给班勇求情,让班勇被提前释放。但最终,出狱之后的班勇,还是被迫返回了家乡。此后的很多年里,班勇都没能再次入仕做官,最后只能老死家中。
这个结果,无疑让很多人感到非常遗憾。
那么,历史上真实的班勇,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?为什么当年班超已经搞定了西域,班勇此时却需要再次在西域作战?为什么班勇搞定了西域的绝大多数战争,却唯独在这最后一战当中延期抵达?而最终,东汉高层对于班勇的处罚,为什么又那么重呢?
这个故事,其实我们可以从当年班勇小的时候说起。
很多人都知道,班勇他家的上一代人,那真的是相当的猛!班家上一代的三兄妹,班固、班超和班昭,都是东汉中期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班固写了汉书,而且还跟着窦宪去勒石燕然。班超再通西域,并且在西域经营半生。至于班昭,虽然是女子,但却是那位女君邓绥的老师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她其实相当于东汉的女宰相,而且后来还写了一篇《女诫》,对后世影响极大。
而班勇,就是班超的二儿子。
据史书记载,班勇出生的时候,班超已经出使西域,并且开始在西域进行各种谋划。也就是在这期间,班超为了更方便做事,娶了西域某个国家的公主。对于具体是哪个国家,有人说是于阗国,也有人说是疏勒国,反正应该是某个西域小国的公主。
再然后,班超就和这个西域公主,生下了班勇。
所以,班勇的少年时代,其实是在西域长大的。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,他亲眼见证了他的父亲,是如何带着西域都护府,横扫整个西域,让汉朝再次完成了对西域的实际控制。
这段经历,对于后来的班勇来说,其实至关重要。
就这样,很多年之后,随着班勇逐渐长大,时间逐渐来到了公元100年。到了这个时候,班超年龄也大了,出于汉朝人‘落叶归根’的思想,班超就主动向东汉京城那边提出申请,请求返回东汉。
但是这样一来,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出现了。
班勇怎么办呢?
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没意义。作为儿子,班勇自然只有两种选择。要么留在西域,接他爹的班。后来很多历史爱好者都认为,如果这时候班勇直接留在西域,接了班超的班,后面的很多事情,可能都不会发生。要么就是跟着班超,返回中原。
当时的情况,确实也是这样。但问题在于,这两个选择,对班勇来说,都有很大的弊端。
留在西域这边,班勇是不可能直接接任西域都护的。因为他太年轻,资历和地位都不太够。
况且东汉高层那边,也不可能允许西域都护这个位置,存在父死子继的情况,肯定要派其他人来接手。
至于说跟着班超回京城,同样也有很多问题。当时汉朝人的思想比较特殊,对于班勇这种母亲是西域公主的人,往往会存在一些歧视。也就是说,就算回了京城那边,班勇的仕途也未必会太好。
况且,班勇不是班超的长子。班超的长子名叫班雄,班雄的母亲,史书上没有记载,但应该不是西域公主。而按照传统的宗法继承制,老大班雄可以继承班超的爵位,但老二班勇就不行。
这样一来,不管是留下还是回去,班勇的前途,似乎都不太好的样子。
当然最后,班超权衡利弊,还是决定带儿子回去。再后来,京城那边,因为当时正是汉和帝在位,然后班超的妹妹班昭,正在给皇后做老师,能说上几句话。所以最终,京城那边特批,允许班超带着儿子返回京城。
而接下来,随着班家父子离开,就出现了两条故事线。一条是西域这边,一条是班家父子这边。
先说西域。
在班超离开之后,接替他做西域都护的人,名叫任尚。这个任尚之前是一个将军,做事比较强势。所以他接班之后,大力插手西域的管理细节,搞得那些西域小国很不满意。再加上后来北匈奴又死灰复燃,让很多西域北道的小国,觉得又有了搞事情的希望。
所以,就在班超离开数年之后,西域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,导致西域都护府失去了大量的地盘。与此同时,中原这边,开始进入了一段长达十多年的天灾期。这场长达十多年的天灾,导致东汉无力再向西域这边,支援军队和战略物资。
于是,在这场叛乱爆发两年之后,当时的东汉高层,不得不暂时撤回西域那边的屯田士兵,暂时放弃对西域的控制。
就这样,当年班超苦心经营多年的大好局面,就在班超离开数年之后,彻底崩溃了。
至于另一条线,就是班家父子这边了。
随着班家父子回到京城,班超因为年龄太大,回来之后不久,就得了重病。之后仅仅过了一个多月,班超就去世了。而班超去世之后,班家真正的带头人,就变成了班超的妹妹,班昭。
尤其是等到汉和帝去世,皇后邓绥开始出来掌权的时候。班昭作为邓绥的老师,开始直接帮邓绥处理政务。到了这个时候,班昭成了东汉的女宰相,班家的威势,自然也就变得更高了。
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西域那边,开始爆发叛乱了。
得知西域那边的情况之后,东汉这边,开始迅速组织人手进行援救。因为班勇从小生活在西域,对西域那边比较熟。再加上他姑姑此时权力也比较大,确实能帮他说上话。所以在这一战当中,班勇和自己的大哥班雄,直接从敦煌带兵,前去接应西域撤回来的军队。
虽然这次军事行动,只是掩护西域屯田士兵撤退。但不得不说,班家兄弟表现的还不错。所以接下来,班昭这个姑姑,也就能多为两个侄子美言几句,让他们走上东汉的正统仕途。
从这时开始,班勇的仕途,才算是正式开始了。
不过,接下来的十多年里,班勇的仕途,其实走的并不是特别顺利。虽然这期间,他的姑姑一直帮他说了不少好话。但他毕竟只是班超的次子,不能直接代表班家。而且,这十多年里,东汉也没对西域那边用兵,班勇的才能也发挥不出来。
最关键的是,当时东汉核心统治圈里的这些世家大族,对于班勇,始终有点‘另眼相看’。因为班勇的母亲是西域公主,所以大家无形之中就觉得,班勇还是和大家有点不一样。这种特殊,也让班勇在升官的时候,遇到了一些无形的阻力。
当然,就算仕途有阻力,有班昭这么一个姑姑罩着,班家这哥俩后来还是慢慢爬了上来。老大班雄,后来官至屯骑校尉。再后来恰逢羌人袭扰关中,班雄就带着军队,驻守在长安周围。
等到羌人退去之后,班雄则是直接升任京兆尹,也算是步入了东汉高层。
至于班勇,进步速度要比他大哥稍慢一点。十多年之后,班勇也还在东汉中层官员的水平,没能真正升到高层。
而这种情况,直到公元119年的时候,终于发生了变化。
这一年,北匈奴在西域再次兴风作浪,攻打东汉的属国车师,并且击败了东汉在车师这边仅剩的一些军队。得知这个消息之后,东汉西边的敦煌郡,主动出击,赶走了北匈奴的军队。但对于接下来如何处理西域的后续事宜,敦煌郡这边拿不准,只能报给京城决定。
而面对此时西域这边的变化,当时东汉这边,掌权的太后邓绥,暂时也有点拿不准主意。
当时正是汉安帝在位时期,但是国家大权,都掌握在太后邓绥手里。而此时的东汉,之前十年一直在不断经历天灾,国库已经空了。再加上西边的西羌,这期间也一直在闹腾,导致东汉的财政情况,极为恶劣。
所以,此时邓绥也在犹豫,要不要重新往西域那边派兵。虽然派兵之后,可以重新控制西域。但长期在西域驻兵的开销,国家能不能承受得起,却是一个大问题。
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邓绥想到了班勇。
这位班超之子,少年时代在西域长大,对于西域极为了解。他的意见,显然更有参考价值。
这里多说一句:这件事发生的时候,班勇的那个姑姑班昭,当时倒是还在世。不过,此时班昭已经相当于退休了,早在几年之前,她就因为写了一篇《女诫》,被邓绥调出了京城,跟着自己的儿子一起去地方上做官生活了。
所以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邓绥启用班勇,其实也相当于是在弥补班家。因为当年那篇《女诫》,邓绥不得不把自己的老师班昭赶出京城。而如今,能启用她的侄子,替国家解决问题,这事邓绥自然也乐得如此。
而接下来,当班勇真正来到邓绥面前,开始和邓绥以及其他朝堂大佬,一起开会的时候,班勇提出的意见,也确实没让邓绥失望。
当时绝大多数高层官员,都认为应该放弃玉门关以西的地盘。因为当时东汉实在是没钱了,如果匈奴多次袭扰,然后每次东汉都出兵反击,把匈奴赶走。那就等于是东汉多了一个持续放血的口子,会让国家财政更加承受不起。
但是对于这些高官的方案,班勇却给出了另一套方案。班勇认为,可以派出少量的军队,在西域继续屯田。这支军队,规模不用很大,只需要三五百人就可以。但这支军队的意义却很重要,因为这标志着东汉的国家意志。只要有了这支军队,西域那边支持汉朝的小国,就能找到主心骨。
然后,汉朝可以凭这几百人,在当地代表东汉。一旦匈奴过来袭扰,东汉可以从其他西域小国的国内征兵,抵御匈奴。这样一来,三五百人屯田的开支,并不算太大,国家能支撑的起。但是同时,这三五百人派出去之后,却能得到大半个西域的地盘!
这样算下来,这笔账显然就划算了。
实际上,班勇的这个思路,其实就是当年班超思路的一个延续,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。但是想要执行这个方案,却有一个关键点。那就是负责统领这几百人的官员,必须得能力极强,能在西域搞好关系。要不然的话,就会重蹈当年任尚的覆辙,派多少人去都没用。
在这个关键时刻,班勇再次站了出来,提出自己可以去完成这个任务。
有关这次会议讨论的详细内容,《后汉书.班梁列传》当中有非常详细的记载。而且当时双方的观点和立场,史书上记载的也非常详细。
不过和很多爽文不太一样的是,这个会开完之后,邓绥只接受了班勇一半的建议。她选择在敦煌郡一带,恢复了屯田驻军,但是却没有直接在西域恢复驻军。
这倒不是邓绥信不过班勇,或者班勇这个建议不对。
最根本的原因,还是在于当时东汉的国库,实在是没钱了!
实际上,当时东汉的财政情况,远比正史上记载的要恶劣的多。连年的天灾,让东汉政府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。班勇提出这个方案之前,可能确实想过相关的经费问题。但他地位不够高,所以他真的不知道,国家财政会恶劣到那个程度,连几百人的屯田军队都支撑不起。
当然,对于班勇的这个方案,当时东汉高层的很多人,还是比较认可的。这也为后来班勇再次出兵西域,埋下了伏笔。
就这样,在这个会议结束四年之后,到了公元123年,班勇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真正的机会。
这一年,东汉高层终于决定,重启对西域的驻兵。
至于说为什么此时的东汉,会开启这个计划,原因特别简单,因为天灾结束了,西边的西羌也暂时被按住了。就在两年之前,一代女君邓绥去世,然后汉安帝正式亲政。虽然在后来的史书上,汉安帝的风评不太好。但同时,在治理国家方面,汉安帝确实还有两把刷子。
所以,等到国家财政缓过劲来之后,汉安帝果断下令,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。此后,由班勇带兵,进驻西域,去完成当年他提出来的方案。
就这样,接下来的三年多时间里,班勇带着麾下直属的数百士兵,开始攻略西域。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,可说的东西,其实反倒没有那么多了。
因为班勇的策略,基本上就是重复当年他爹的方案。
简单来说,就是先派使臣,去那些亲近汉朝的西域国家沟通,获得他们的支持。因为班勇本人的母亲,就是一位西域公主,所以他很快就打开了局面。然后,班勇就可以征调这些西域属国的军队,组建一支新的军队。
这支以汉朝士兵为核心的联军,战斗力自然不用多说。在西域这边,只要匈奴不插手,基本上已经无敌了。
至于匈奴那边,如果敢插手,班勇就直接从玉门关守军那边,调几千精锐过来。不求重创匈奴,只要赶走他们就可以。等到匈奴人被赶走了之后,班勇就可以继续攻略这些西域国家。
再加上当年班超在西域的威望,实在太高。很多西域小国,一听说班超的儿子过来管事了,很痛快的就直接归降,并且任由班勇征调军队。
总之,最后打了三年多以后,整个西域地区,就只有西域北道中段的焉耆国,还没彻底归降。
说起来,这个焉耆国当年在班超管事的时候,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。因为焉耆背靠天山南麓,通过天山中段的小路,可以直接和天山北麓的匈奴部落联系。因为有匈奴人的支持,所以当年在班超时期,这个国家,也是最后被攻略的西域国家。
而到了班勇这里,因为沿用的方案,和他爹差不多,所以自然也把这个焉耆国留到了最后。当然,到了这时候,大部分西域国家,都已经被班勇解决了。所以解决这个焉耆国,也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。
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公元127年六月,这场由攻略西域的决战,正式打响了。
在开战之前,班勇这边已经和汉朝高层进行了沟通。当时东汉这边,决定出兵两路。一路是由班勇负责,统领自己麾下的本部人马,然后从西域这边组建联军。这支军队,直接走西域南道,杀向焉耆。
另一路,则是由敦煌太守张朗,带领河西四郡的汉朝驻兵,走西域北道,进攻焉耆。
从战略角度来说,这个方案其实没什么问题。因为焉耆北方是天山,没有办法大规模翻越,最多只有一些小路。南边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,同样也是无人区。所以,从东西两个方向,包抄夹击,这是最佳方案。
但是从地理的角度来说,这个方案好像就有点问题了。
从地图上来看,焉耆位于西域北道的中段。西域这边,地理情况比较特殊,主要国家基本上就在两条线上。一条线就是西域北道,另一条则是西域南道。
也就是说,班勇这边,需要横跨整个西域南道,从这些国家征调军队,一口气跑到喀什。然后再从喀什北上,进入西域北道的西段,再走半个西域北道,才能够得着焉耆的地盘。
简单来说,班勇这边,需要兜一个大圈,大概要围着整个西域,走四分之三的距离。而张朗这边,只需要走半个西域北道,也就是四分之一的距离,就能抵达焉耆战场。
偏偏对于这个安排,班勇还没法反对。因为从其他西域国家征调军队,这事只有他能做。如果把他和张朗对调,张朗根本就干不了他的工作。
而接下来,随着两路大军出动,后面发生的事情,就比较微妙了。
班勇这边,绕过了大半个西域,征调了大量军队。这期间路上遇到一些恶劣天气,耽误了抵达战场的时间,其实并不稀奇。
真正稀奇的地方,在于张朗那边。
据史书记载,在这一战开始之前,这位敦煌太守,似乎犯过罪。所以,他出兵之后,直接玩了命带着军队,一路狂奔。所以最后,在双方约定的时间之前,张朗就提前抵达了焉耆战场。
再之后,张朗直接提前行动,自己独自开始进攻焉耆。因为之前班勇已经把该做的事情,都做的差不多了,焉耆这边的抵抗意志,也不是特别强。所以,在张朗一顿猛攻之后,焉耆这边,直接投降了!
就这样,等到班勇绕过了大半个西域,带兵抵达焉耆这边之后,张朗仗都已经打完了,连一口汤都没给班勇留。所以最后,班勇只能再带着这支军队,无功而返,逐渐退给其他西域小国,然后自己再回到中原那边述职。
照理来说,班勇虽然稍微晚了一点,但至少没有误事。而且焉耆这边,确实也被打下来了。那么接下来,自然就该论功行赏,考虑如何奖励班勇。
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有人弹劾班勇,说班勇延误了时间,抵达焉耆的时间不对。再之后,这个案子就被捅到了东汉最高管理层,捅到了皇帝面前。
而最终,经过东汉高层的商讨之后,大家最终的结论是:班勇确实有罪!所以,等到班勇回来之后,班勇直接被打入大牢,免除了所有的官职。
这事是不是看着很诡异?
一个有功的将军,对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!为啥只是因为延误了军期,就被一杆子打倒?完全不顾之前的功劳呢?
如果只看班勇这条线的故事,我们确实很难理解这个问题。但是如果我们跳出班勇这条线,看一下当时东汉高层发生的主线剧情,我们或许就能轻易理解这个问题。
之前班勇被启用,正式带兵攻略西域的时候,正是汉安帝在位。但没想到的是,在班勇出兵之后,仅仅只过了两年,汉安帝就被病逝了。
而汉安帝病逝之后,东汉高层发生了一场非常复杂的‘火并’。先是汉安帝的皇后阎氏,把持朝政,拥立小皇帝。然后,这个小皇帝突然病逝。同时汉安帝的长子,之前在宫斗当中被废的太子刘保,忽然发动了政变,干翻了阎家,自己做了新皇帝,这就是汉顺帝。
而在这场风云突变的政治斗争当中,远在西域的班勇,肯定不知道详细情况,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站队。所以等到汉顺帝登基之后,汉顺帝就会觉得,班勇并不是自己的嫡系心腹。
这样一来,最后彻底打通西域这个功劳,就绝对不能落到班勇头上。
除此之外,当时班勇在西域的威势,也有些过大。班家两代人,连续在西域掌控局面,已经让京城这边非常忌惮。同时,当时在东汉最高层,因为邓绥已经死了好几年,班昭这时候也死了。之前的那点香火情,早就已经没有了。
所以此时的汉安帝,是绝对不可能允许,班勇拿到‘打通西域’这个成就,更不可能允许班勇以后成为西域的最高负责人。于是再之后,就有了张朗提前出动,打下焉耆。同时班勇延误军期,而且后来被人抓住不放,直接打入大牢。
但同时,汉顺帝也并非那种昏君,他其实也知道,班勇对国家是有大功劳的。所以最后,这事只能是重拿轻放。虽然抓了班勇,但很快就无罪释放。
当然,想要获得更多的奖赏,继而加官进爵,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。所以被释放之后,班勇只能被送回老家。此后一生都再没有获得什么官职,最后老死家中。
对于这个结果,我们实在是很难评论对错。我们只能说,这就是一个立场问题。在军事上,胜利和失败,我们可以明确进行区分。但在政治上,有的时候,站队或许比胜利更重要。
这就是班勇的故事。
当然,这个故事发展到这里,其实还没完。在班勇回家之后,这个故事其实还有两个尾声。
首先,班勇回家之后,最开始其实并没有心灰意懒。他知道,自己虽然暂时被贬,但之前自己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。假以时日,等到汉顺帝彻底坐稳了皇位,或者西域那边再次出了乱子,自己还是有再起飞的机会。
所以,回家之后,班勇捡起了班家的祖传技能:写书!他写了一本《西域风土记》。这是东汉时期,有关西域的最重要的一本书籍。后来范晔写《后汉书》的时候,写到西域这部分的历史,主要参考的就是班勇写的这本书。
这个贡献,其实也挺大的。
其次,就在班勇写书,准备日后再次起飞的时候,班家发生了一件大事,彻底毁了整个班家!
简单来说,班勇大哥家的儿子,也就是班勇的侄子班始,之前在家族的运作之下,娶了一位公主,阴城公主。而这位阴城公主,论关系的话,她是汉安帝的亲妹妹,汉顺帝的姑姑。
这层关系,其实也是班家当时的底气之一。尤其是班勇,因为有了这层关系之后,他相当于是汉顺帝姑父的叔叔。既然有了亲戚关系,以后班勇再好好表现,肯定有再次起复的机会。
但班家怎么都没想到的是,这位公主,玩的太花了。
据史书记载,这位阴城公主嫁到班家之后,根本不喜欢班始。所以后来,这位阴城公主就开始和下人私通。这种事情,在当时其实也不算太少见。再加上班家本来就是图公主这个身份,对这种事情,其实也能忍。
但关键在于,后来这个公主,玩的太过分了。
她不但公开和情夫私通,而且后来和情夫私通的时候,还强迫她的丈夫班始在旁边跪着看!
这种事情,是个男人就不能忍啊!
所以最后,班始一怒之下,直接拔刀砍了公主,宣泄自己的怒火。但他这一刀,也彻底斩断了班家几代人的努力。
这件事发生之后,汉顺帝顿时大怒。虽然公主之前有错在先,但毕竟公主是他的姑姑,所以这事汉顺帝肯定忍不了。于是最终,汉顺帝下令,将班始直接腰斩。同时,班始的其他兄弟,也被直接株连。其他的班家人,也全部被贬官流放!
就这样,曾经在东汉中期,兴盛一时的班家,因为这种很狗血的事情,彻底衰落了。什么《汉书》,什么《女诫》,什么再通西域……所有的这些功劳加起来,都不如一位公主被杀重要。
所以在后来东汉末年,乃至是三国时代,班家都再没出什么厉害人物。而如果当年没发生这件事,班勇其实是有希望再度起复,班家后来在东汉末年的时候,也多半会有自己的戏份。
但所有的这一切,在班始挥出那一刀的时候,彻底没了。
这就是班家最后的结局。
不得不说,这个结局,其实挺讽刺的。
当然,班家最后的讽刺结局,并不妨碍班勇的伟大。班家两代父子,为汉朝苦心经营西域的贡献,大家总归是有目共睹,历史是不会忘了他们的。对于这样的班家,后来有一句话,大概是他们家最合适的写照。
声明: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:123456@qq.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!
原文地址:古代将军对国家有大功,但是后来又犯了军法!战后应该如何处罚?发布于2024-05-11 22:08: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