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讯法讯
1.【喜讯】张金涛道长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
2.2023年度龙虎山道协所属各宫观法务活动安排
3.天师府初一、十五诵早课上表祈福活动通知
...
道讯法讯
1.【喜讯】张金涛道长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
2.2023年度龙虎山道协所属各宫观法务活动安排
3.天师府初一、十五诵早课上表祈福活动通知
...
从全真道的经典及其诗词中,可以归纳出全真道“全真”二字“最本色、最核心的涵义是成仙、见性、兼修功行这三项”。那么,正一道“正一”二字最本色、最核心的涵义是什么?
有学者接近于回答这个问题。《米巫祭酒张普题字碑》曰:“熹平二年三月一日,天表,鬼兵胡九口口,仙历道成,玄施延命,道正一元,布于伯气,定召祭酒张普、萌生王盛、黄长、杨奉等,诣受《微经》十二卷。祭酒约施天师,道法无极才。”丁培仁教授将“道正一元” 四字作为东汉五斗米道自称“正一道”的证据,并揭示此“正一道”的教义。他说:“张陵一系道派的正式名称应为‘正一道’……至于‘正一’,《云笈七签》卷六说:‘正一者,真一为宗,太上所说。《正一经》天师自云:我受于太上老君,教以正一新出道法。’这正是《想尔注》中一再声称的‘真道’,更是直接体现了该派教义”。
有学者对这个问题做了推测。刘仲宇教授疑“道正一元”四字即“正一”二字的内涵。他说:“‘道正一元,布于伯气’,颇疑此即‘正一’的内涵……后出的《道教义枢》说正一以“真一”为宗。则正与真同义,正一之道即真一之道。‘道正一元’,是说所行之道正于一元,而一元当然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那一大道……总而言之,正一盟威道的名称,是说道正一元,都是从老君那里承下的正道、正法”。
二位教授的回答可备一说。但《米巫祭酒张普题字碑》的内容过于简略,亦不见五斗米道、天师道其它经典解释“道正一元”四字,所以刘仲宇教授不作结论。
就像全真道“全真”二字的涵义是由全真道的祖师赋予的那样,正一道“正一”二字的涵义也应该是由正一道的祖师赋予的。
元成宗大德八年(1304年),龙虎山天师道、閤皂山灵宝派、茅山上清派最终混合为正一道。龙虎山天师道尊奉东汉五斗米道张道陵为祖师,正一道“正一”二字的涵义应该是由张道陵赋予的。
不过正一道的情况比较复杂。由于原始史料的缺失或简略,由于早期一些史料的年代难以断定,故而学术界对于东汉五斗米道的历史还存在着许多争论意见。比如,东汉五斗米道“三张”中的张道陵是否实有其人?张道陵是否五斗米道的真正创始人?东汉五斗米道是否自称正一道?东汉五斗米道是否行正一盟威之道?等等。但这些问题在教内不成为问题。
《三国志张鲁传》说张鲁称其祖父张道陵在鹄鸣山创立了五斗米道。东晋葛洪的《神仙传》卷5说张道陵在蜀中战胜六天魔鬼后,与众鬼为誓曰:“人主于昼,鬼行于夜。阴阳分别,各有司存。违者正一有法,必加诛戮”。五斗米道和天师道对这些记载和神话深信不疑。上清派和灵宝派都是从天师道中分化出来的。王承文说:早期灵宝经“保持了张道陵在自己教派及其经典中极为尊崇的地位”。六朝时期的上清派、灵宝派、三皇派,都相信张道陵为五斗米道第一代天师。
无论六朝道经《正一天师告赵升口诀》、《玄都律文》、《大道家令戒》,还是刘宋《陆先生道门科略》、《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》、三天弟子徐氏《三天内解经》、北周《无上秘要》等南北朝道经,都说张道陵行正一盟威之道。东晋灵宝经《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》卷下甚至推崇正一盟威太上无为大道为“道中之道”。可以判定,至迟从东晋时起,道教各派都相信张道陵行正一法或正一盟威之道,并将之写入经典之中。
早期道经《正一盟威经》在教内被说成张道陵受。唐三洞道士朱法满撰《要修科仪戒律钞》卷1引《太真科》曰太上老君于鹤鸣山授张道陵《正一盟威之经》930卷,《赤松子章历》卷1按《太真科》及《赤松子历》曰“太上下降鹤呜山授张天师《正一盟威符箓》120阶。
早期道经《正一法文》在教内被说成张道陵述。如《太上正一法文经》通篇是太上与张道陵的问答,《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》通篇是张道陵对道士的教导。
《正一盟威经》和《正一法文》二经对“正一”二字的涵义进行了阐释。在教内意味着这些阐释出自祖师张道陵之口。
陈国符说:“《正一法文》已于南朝行世。”“疑《正一法文经》已于刘宋行世”。唐青溪道士孟安排集《道教义枢》卷2“七部义第六”引《正一盟威经》,逐字解释“正一法文”四字的涵义,对《正一法文》的要旨作了说明。若据此,《正一盟威经》当撰于《正一法文》之后。若据上述《要修科仪戒律钞》卷1所引,《正一盟威经》当撰于《太真科》之前。大渊忍尔考证《太真科》问世在公元420年到425年之间。陈国符说:“《太真科》云《正一盟威经》,此云《正一盟威箓》。此箓盖出自张陵,依托太上”。此话对《正一盟威经》说得比较含混。取各位学者推断的下限,可以肯定,《正一盟威经》和《正一法文》不迟于刘宋。
可以判定,至迟南北朝时道教各派都认为正一盟威之道的“正一”二字的涵义是由张道陵赋予的。
《正一盟威经》930卷已亡佚。《道藏》有《太上正一盟威法箓》1卷和《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》6卷。《云笈七签》卷6曰“《正一经》云:‘《正一法文》一百卷,今《孟法师録》亦一百卷’”。《正一法文》100卷已亡佚。《道藏》收录《正一法文》析出本8种。
以下五条不见于《太上正一盟威法箓》、《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》和《正一法文》析出本,是《正一盟威经》和《正一法文》二经的佚文。这五条佚文对正一盟威之道的“正一”二字的涵义进行了阐释。
1、“‘正一’者,《盟威经》云:‘正以治邪,一以统万。’又言‘法文’者:‘法以合离,文以分理。’此言众生离本,所以言离。故下文云:‘反离还本,合真舍伪,由法乃成也。’言‘统万’者:‘总摄一切,令得还真。’故下文云:‘一切学士,觉悟少欲。欲少近乎道宗,宗道在乎戒也。’‘治邪’者,文云:‘众生根麤,去道奢邈。大道慈愍,立法训治。趣令心开,两半成一。一成无败,与常道合真。故曰正一法文。’”(见《道教义枢》卷2“七部义第六”)。
2、“《正一法文科戒品》曰:总统天地一切神鬼,诛伏邪魔,斩灭妖精,征灵召气,制御山川,涤荡氛秽,章奏传驿,通达神仙,莫先乎正一矣”(见唐张万福撰《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》卷上)。
3、“凡存一守五神,要在正心。心正由静,静身定心,心定则识清,清明则会道,道会神符,号曰真圣。动则忘一,邪乱五神,五神纷纭,躁竞烦懑,失道陷俗,三业肆行,违善造恶,六通径塞,七觉一昏,贪欲无数。”持仁义礼智信五戒,则肝魂相安,肺魄相给,心神相和,肾精相合,脾志相成。“成则名入正一,一入无复忧虑。五欲既遣,五恶自消,五灾永灭,五苦长乖,五神既定,五善自兴,三福日盛,五乐唯新。右出《正一法文》”(见北周《无上秘要》卷46“正一五戒品”)。
4、“《正一法文》下卷云:协道信邪,此为不专,中心怀二,愚迷犹豫,是为叛道,乖逆师尊,法应夺筭”(见唐王悬河编《三洞珠囊》卷6)。
5、“正一后圣君再言:正者,正其心。一者,通其道也。”注:“陆法师解:‘正直其心,从一取道,道之性无偏党,正直过心。若能志节抱直,而行心性,不生二三,则道不离心性。故经云道生一是也’”(见《金锁流珠引》卷3“初受三五法”)。
《金锁流珠引》凡29卷,题王方平、张道陵、赵升、王长、李仲甫、茅盈、许玉斧等撰述,又题李淳风序并注,盖宋元时人伪托。注中所引陆法师,指刘宋时期江南天师道的整顿和改革者、“祖述三张,弘衍二葛”的道教宗师陆修静。据此,“正一后圣君再言:正者,正其心。一者,通其道也”此段,当不迟于刘宋时期。伪托人宣称张道陵是《金锁流珠》的传人。其卷3说后圣将《太一三五金箓玉箓内典》改为正一之法,名曰《金锁流珠》,传授给正一真人张天师。《金锁流珠引》所述内容当有辑自六朝道经者,疑“正一后圣君再言:正者,正其心。一者,通其道也”此段,辑自《正一盟威经》或《正一法文》。
前两条佚文阐释说“正一”即“正以治邪,一以统万”。第三条佚文阐释说“正一”即“正心存一”,第四条佚文是从反面阐释“正心存一”, 第五条佚文“正心通道”可归于“正心存一”。
将五条佚文的阐释合并到一起,可以说“正一”即“正以治邪,一以统万,正心存一”。
从针对的对象不同,可以将五条佚文的阐释归纳为治邪、度人和修道三项。
治邪针对的是妖魔鬼怪。《正一法文科戒品》曰:“总统天地一切神鬼,诛伏邪魔,斩灭妖精,征灵召气,制御山川,涤荡氛秽,章奏传驿,通达神仙,莫先乎正一矣。”
度人针对的是民众。度人的目标是使民众返归自己的本真。《正一盟威经》曰:“法以合离,文以分理。反离还本,合真舍伪。”度人的方法之一是施行教化,使民众合道。《正一盟威经》曰:“众生根麤,去道奢邈。大道慈愍,立法训治。趣令心开,两半成一。一成无败,与常道合真。”度人的方法之一是教民众守戒。《正一盟威经》曰:“总摄一切,令得还真。一切学士,觉悟少欲。欲少近乎道宗,宗道在乎戒也。”
修道针对的是自己。修道要静心去欲守戒。《正一法文》曰:“凡存一守五神,要在正心。心正由静,静身定心”,持仁义礼智信五戒。修道要虔诚专一,敬神尊师,决不能做叛道背师之事。《正一法文》曰:“协道信邪,此为不专,中心怀二,愚迷犹豫,是为叛道,乖逆师尊,法应夺筭。”修道要心正,要一心一意以求道为目的,不能挟带私心杂念。“初受三五法” 曰:“正者,正其心。一者,通其道也。”陆修静曰:“正直其心,从一取道,道之性无偏党,正直过心。若能志节抱直,而行心性,不生二三,则道不离心性。”
东汉五斗米道的《老子想尔注》要求教民信奉真道、正法,戒除邪文伪伎。《大道家令戒》、《陆先生道门科略》和《三天内解经》讲述以三天正法平治“六天故气”,即戒除邪文伪伎。这五条佚文对“正一”二字所作的“治邪”的阐释,概括的正是这些内容,反映的正是汉魏六朝五斗米道和天师道的历史,同时也突出了五斗米道和天师道擅长符箓斋醮的特点。这五条佚文对“正一”二字所作的“度人”和“修道”的阐释,对于宗教来说具有普遍意义。
可以看出,这五条佚文对“正一”二字作了比较完整的的阐释,基本上表达了至迟是天师道所说的张道陵对正一盟威之道“正一”二字赋予的涵义。由此也可以解释,为何《正一盟威经》930卷和《正一法文》100卷已亡佚,但这五条佚文却流传了下来。
至迟南北朝时期,其它各派也熟悉了正一盟威之道的“正一”二字的涵义,“正一”二字已经成为道教各派一致接受的重要概念。比如,梁陶弘景纂《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》中,排列在第四级左数第一位的是“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,讳道陵”。灵宝经《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序》中灵耀宝藏天尊称张道陵为正一真人曰:“正一真人当受号为三天法师”。南北朝时道经被分为七部,第七部为“正一部”,汉魏两晋五斗米道、南北朝天师道的经典被统称为正一部经。不仅如此,各派还程度不同地吸收了天师道的正一盟威箓法。
声明: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:123456@qq.com 我们将配合处理!
原文地址:正一道“正一”二字的涵义(上)发布于2024-01-17 20:28:28